一、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
二、第9个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背景
1.200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两个“首次”的突破:一是粮食生产2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产;二是农民收入2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幅超过6%。在此基础上,做好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之后,2006年12月22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会议着重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将《若干意见》修改后作为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这将是继2004年“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4年锁定“三农”问题,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
2.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6年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把“发展现代农业”单列一章。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三、第9个中央“1号文件”的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1.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2.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容(六个“用”,三个“提高”,两个“过程”)。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3.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4.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是:
(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5)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6)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8)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背景资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
1?开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至今已经历近30年的风雨。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9个“1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1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1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1号文件”。
1982年第1个中央的“1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3?1983年1月,第2个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4?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3个“1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5?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4个“1号文件”。文件的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6?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5个“1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倾向,文件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7?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12月31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6个“1号文件”。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1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8?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7个“1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9?2005年12月31日下发、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就是新时期历史上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第8个“1号文件”)指出: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建设”: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六个必须”: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要五不要”: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声明:以上整理自(艺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