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识(无)
二、原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含义(P257)
2、两层涵义(P257)
※特别注意:
2006年三简答题44题,简要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0分)
3、三条重要意义(P257-P25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表述(P258)
2、简明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258
3、三点重要内容
(1)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P258-P259)。
※特别注意:
2003年二辨析题42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10分)
(2)“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放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P259)。
(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P259-P260)
※2007年四论述题 46题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0分)
(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260)
※特别注意:
2004年三简答题45题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0分)
四点关系(P260)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两条经济纲领(P260)
2、两条政治纲领(P261)
3、四条文化纲领(P261)
4、四条意义(P26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常识(无)
二、原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含义(P25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我国从1956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国为,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起来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这样才能同“右”和“左”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2、两层涵义(P257)
※特别注意:
2006年三简答题44题,简要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0分)
3、三条重要意义(P257-P258)
第一、它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一些重要论述,但长期没有得到很要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后必将经历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时期和共产主义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列宁进一步将社会主义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斯大林犯了急于求成的“超越阶段”的错误;我国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以阶段斗争为纲”干扰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认真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较好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拓展和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它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是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我们政策的制定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第三,它是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克服超越发展阶段的错误观念,反“左”防右的重要思想武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是革命发展阶段问题上的机械论观点,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论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建设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观点,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论根源。两种倾向都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都必须坚决地加以克服和避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才能从根本上排除来自“左”、右的各种干扰。党的十五大重申:“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声明:以上整理自(51美术高考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