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试题的时候,同学们很意外。清华美院这边的工业设计初试试题一贯考造型,今年也不例外。而评判标准,永远是围绕造型的形式美感和结构的合理性展开,每年的侧重点不同,而如何取得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更是难点。题目也往往是导师最近或以前的项目的延伸、变形或简化。不便透露今年的考题是哪位导师执笔,就题论题。
不可否认,优秀的结构,其自身本就具有美感,而且美与不美,很大程度上与各位最终画的效果图有巨大关系。效果图漂亮,可以很大程度上遮掩结构上的缺憾。就本题而言,无论怎么变形,拆解,既然题目明确要求了“除了连接部件外不准添加任何部件”,那就极大地限制了思路。无非就是各种板材和块材,而且是清一色的平面,直线。除去连接部件可以大做文章之外,很难施展曲面和有机形态了。也好也不好,对于很多形式感好的同学而言,平日里练惯了曲面形态,甚至大家考前准备了很多“备考方案”,但似乎一时间都用不上了,而且,材料已限制得如此地明确,“尽可能运用原部件”,也就意味着连配色方案都限制了,也不用去思考了,那最终的效果图就很难像往年的考试一样,拉开差距了,因为无论怎么变,大家画的无非都是那几样东西,而这几样东西本身又并不难画,所以我觉得对于绘画技巧好的同学而言,有些吃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效果图这一关,大家就都半斤八两了。比如塑料材质的反光表现,反光也分很多种,高亮反光、还有哑光,等等。还有黑色部分材质的纹理(本人认为黑色的块材可以画木纹上去,让画面丰富很多),而且,要反复地判断不同转折面之间的光影关系,既要把色阶拉开,又要显得真实合理,这也是本题的在效果图这一环节的难点,相信在这一环节会拉开差距,绘画底子好的同学会显出优势。透视关系和光影规律是效果图表现的重点,二者哪怕出现一点错误,就是硬伤,显而易见。就这道题目而言,其本身就缺少大体积的块材,使得所谓的体量感缺失了很多,没办法,这是题目所限,大家都一样。所以如何处理好线与面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这就要看大家的三大构成的基本功了。还有,平时的训练,为了提速,大家清一色的使用马克笔,但这道题目有他的特殊性,前面说了,省去时间思考配色方案,又没有曲面和较大体积的块材,那我们就可以考虑更多地使用一些更容易表现细腻物体的工具——彩铅。
效果图是一方面,解决方案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元素的重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永远是优秀的设计师所需要的,所以在草图上推敲重构的方案时应该“胆大妄为”,没有什么方案时不可以的,而题目“赋予新的功能和形态”是最迷惑考生的,容易让考生陷入“功能至上”的误区,从而束缚了思维,花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如果总想着“能用来干什么”那推敲的过程会很痛苦,莫不如从“可以怎么组合”的思路出发,这时束缚少了,方案也就多了起来。下一步,可以挑一些组合形式,尝试赋予一些功能,当然,可以为了功能再做微调,那过程就轻松很多了。而且,这样推敲出的很多方案,可以让老师看到考生思维活跃的一面,即便许多方案在功能上不够合理,至少方案的数量有了,而最终的方案的功能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了。从重构的内容上看,原物体(红蓝椅)既是家具,那重构的物体也是以做家具最为容易。
题目中“可以添加连接部件”这句话,也变相地考查了考生对加工工艺的掌握程度。“连接”本就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题目,以前清华美院曾专门以“形态的过渡与连接”作为工业设计考研的初试试题,如此看来,本题的工作量真是不小,比如榫卯、胶合、焊接、螺栓,等等,都是连接方法,此外,从宏观上分类,连接又分为刚接、铰接、滑接等等。如果考生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卷面上展开对连接方法的探讨,让老师看到考生扎实的基本功,我相信肯定会加分的。
考题永远是猜不到的,即便是题目类型也有可能是从未接触过的。近两年的清华工业设计的初始题目都让人感到意外。但竞争是公平的,所有考生都没见过,谁能脱颖而出,一是看功底,二是看应变能力,也就是综合设计素质。这里,再一次可以看出基础的重要性,抓住了结构和形式这两个核心,相信不论什么样的考题都不会难倒大家。
初试已经过去,接下来的复试才是决胜的重点,在此期间,掌握正确设计程序与思考方法,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扩大知识面,练好基本功,应该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不论是产品、展示还是汽车,不要指望依靠备考方案制胜,尽量提高自己的功夫和设计能力才是正途。梦想清华期待大家在复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