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要求所有专家都要和舆论保持高度一致,专家观点应该是独立的,但起码要经过认真研究,不宜率性发表“雷语”,将严肃问题娱乐化。
近日,清华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称,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可考虑进行考试审核。网上一片调侃嘲讽,人们很难相信,这严重违背常识的建议,会出自一个“教授”。有网友又开始整理各种不靠谱的“教授言论”,围观教授俨然成了时时上演的网络曲目。
公众舆论希望知识分子有独立精神,不盲从、不媚俗,保持一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骨。可看到“入户北京要考试”这样的言论,还是让人有些宽容不起来。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是借鉴了哪朝哪代、哪国哪城的“先进经验”,还是纯属个人拍脑袋?
专家固然也有言论自由,可当他以“教授”的身份公开发言,尤其是对一个牵涉无数人利益的公共问题发言,不应该做一些基本的调研和论证吗?教授随便找个人聊几句,也许就会发现这建议有多么荒唐。如此“雷人”的建议,非但不能提升公共讨论的层次,反而将严肃的问题娱乐化。
这样的案例已非一起。不久前,同样是一位“教授”,也因发表争议观点而遭网民围观。她建议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或50岁退休65岁领养老金,期间男的可去干园丁,女的可去做饭洗衣。
由于人口老龄化、初生儿减少等因素,的确有不少专家认为,延迟退休是未来迫不得已的选项。但像这位教授所说,退休和领养老金之间的15年空当期,让人们统一去做义工,显然是脱离常识、毫无价值的“建言”,甚至不值一驳。
我们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专家都要和舆论保持高度一致,专家可以甚至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起码是要经过认真研究,逻辑上能自圆其说,而不是说一些漏洞百出,连普通人都不屑与之辩论的“雷语”。换言之,我们从不要求专家发言时,刻意“讨好”公众,但起码要对得起自己头上的“教授”二字,捍卫自己和专业的尊严。遗憾的是,很多让公众不满的教授言论,经不住逻辑推敲,找不到智慧光芒,有时甚至只是一种想当然的呓语。
在专业分工愈趋细致的时代,专家可以说是社会的“咨询师”,民众和政府都倚赖学者提供专业、靠谱的意见,进行决策和判断。因此,学者在公共领域发声时,要有社会责任感,而不宜率性发表一些突发奇想式的论调。学者就公共事务发言之前,也应预见到收获有什么样的反响,所以若有意挑战“常识”,就应提供相关知识基础,努力说服公众,而不是用只言片语制造泡沫话题。
声明:以上整理自(新京报)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