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高考网讯:●高校应真正在新的高考改革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承担起高校在新生选拔方面本应承担的主体责任。
●逐步实行招、考分离,恢复高校在新生录取制度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是目前我国高考及其相应的录取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从当前的情况看,高校在高考改革中要真正完成责任主体的有效回归,必须在三个方面攻坚克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改变解放前高等学校各自招生的惯例,从1952年起开始实施统一招生。这种办法的好处是节省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为高校之间考生的相互调剂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赴考方面的方便。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方式大大弱化了高校参与高考的责任和积极性,抹煞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新生不同知识结构和职业取向的不同要求。
2014年我国公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不仅为消除传统高考办法的负面作用提供了可能,也为高考中高校责任主体的回归提供了良好契机。高校应抓住这一时机,真正在新的高考改革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承担起高校在新生选拔方面本应承担的主体责任。
给予高校和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是当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在政府管得多一些还是给予高校和学生更多的自主决定权和选择权方面,虽有很多争论,但总的趋势一直朝着给予学校和学生更多自主权方向发展。这与当代民主、自由、人本主义等价值观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同密切相关。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平等、民主、自由等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这说明给予高校和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不仅符合人类对美好社会和教育制度的向往,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另一方面看,给予人和社会组织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和自主发展权,还会帮助整个社会营造起创新的氛围和空间。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而“自由选择”和“自主发展”正是构成人创造力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因为一个人只有在他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学习和探索,才能迸发出强劲而持久的创造力。因此,在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中切实用好高校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对高校和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在新的时代,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高校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出明确的要求
我国的高考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为高等学校各个专业选择符合培养需要的合格新生;另一个是引导基础教育朝向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高考没有很好地实现上述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定考少数科目和文理分科的方式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少数考试科目的总分录取制度,无法适应各级各类高校不同专业对新生知识结构和职业取向的特殊要求。例如,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专业都无法了解到学生在中学生物学方面的成绩和兴趣爱好。可以说以往的高考制度是大一统思维模式下,既忽视学生优势潜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又忽视高校个性化办学方式的一种制度设计。因此,逐步实行招、考分离,恢复高校在新生录取制度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是目前我国高考及其相应的录取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纵观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校新生录取制度,高校都在其中处于核心责任主体的地位。例如,美国高校的新生录取工作完全由高校自主完成。其中申请者在类似我国高考的SAT(ScholasticAssessment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或ACT(AmericanCollege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的成绩和他(她)在高中的成绩,只对他(她)能否被录取产生大约50%左右的影响力,其余部分由高校依据学生在申请书、个人简历、推荐信、社会实践记录以及面试中所表现出的信息,综合考察学生在校内外的各种表现。这些表现包括:学术好奇心、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和学科偏好以及在社会实践和个性化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发展潜能和领导力等等。重要的是,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都有基于自身培养经验和专业要求的观测和评价点,并在各自的新生录取标准中给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地位。
历经多年的研究和讨论,2014年中国高考改革方案终于出台了,这个改革方案的最大亮点是设立了选考科目。例如,浙江省提出的2017年高考具体改革实施方案是: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每门各150分;物理、化学、技术、生物、历史、政治为选考科目,每门100分,考生可以在上述科目中结合自己的学科优长和高校相应专业的要求,自行选择3门;必考课目与选考科目相加的满分成绩为750分。
但需要看到的是,高等学校在这一重大利好改革举措面前似乎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研究准备,不少学校放弃了对考生知识结构和职业取向特殊要求。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披露,2017年拟在浙江省招生的全国1368所高校中,有500余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在所有2.37万余个各个高校提供的招生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总共12798个。设限选考科目占46%,其中设限范围为一门的占5%,2门的占8%,3门的占33%。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33%的高校专业具有明确的主体责任意识,对自身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职业取向的独特性有明确完整的认识。高校在这次高考改革中主体责任不到位的窘境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各个专业的选考科目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必须做好的事情。
彰显高校责任主体应当在三个主攻方向上有所突破
从当前的情况看,高校在高考改革中要真正完成责任主体的有效回归,必须在三个方面攻坚克难。
1.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做好选考科目的选择工作
前面提供的数据表明,多数高校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放弃对选考科目的选择权,说明很多高校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最佳知识结构和职业取向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要想在这方面有发言权,两个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
首先,各个高校都应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或设立专项课题,结合本校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特色、生源状况、就业去向、毕业生职后发展水平和对课程结构、教育方式的改革期望等,对不同专业对学生的最佳知识结构和职业取向等作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科学依据对各个专业的选考科目做出全面而明确的规定。
其次,同层次学校的同类型专业要加强合作研究,力争在较短时间推出相同或相似专业选考科目,这样既可以保证选考科目设计的科学性,又可以为同层次高校的同类型专业进行生源调剂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建议由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同批次录取高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进行协作研究,最后拿出具有指导意义的选考科目优先推荐清单。
2.具有自主考试权的高校,应进一步提升自主考试的科学性,力争用较短时间推出一批符合本校招生专业特色,有利于选拔适宜新生的考试、考察方式
新生选拔制度的设计以及笔试、面试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比如对试卷要有明确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水平不高,相应人才十分短缺,加之许多高校对自主考试的可持续性和选拔价值的预期不高,因此,自主招生考试的科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一定要破除临时观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努力在自主招生考试的科学化方面有所突破。第一,要设立稳定而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以保证各项研究和改革试点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第二,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自主考试的新方式,力争有愈来愈多的高校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构建出有自身特色、适宜选拔合适新生的自主考试方式。通过自主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核心标准不应是一般意义上“优秀”而是“合适”,因此,新的考试方式必须以高校自身的专业培养特色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为主要依据。自主招生高校应把能否找到反映本校教育特色和专业发展需求的合理考试方式提升到自主考试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高度来认识。
3.在甄别虚假信息和惩治作假行为方面要有新突破
我国高校招生之所以难以按照欧美的方式实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综合考察的方式必须以诚信为招、考双方的行为基础,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社会基础相当薄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高校不能等待,而应以招生录取工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出台一系列甄别虚假信息和严厉打击作弊行为的有效方式,并以此带动诚信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除了期望国家尽快出台考试法,为严厉打击考试和录取作弊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外,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复试和建立中途淘汰机制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方面要在复试中建立更加严格监考制度,编制更为科学的考卷,实施更为合理的面试方式,以极大的勇气和坚如磐石的意志坚决扎紧第二道筛选的栅栏,使那些在统考笔试中蒙混过关的考生难以逾越。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严格培养淘汰机制,使弄虚作假的考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不断露出原形,最终被淘汰出局。
声明:以上整理自()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