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戏曲学院今日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阎晓明、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出席仪式,并就如何在新时代有效利用广播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杨文延陪同会见,并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双方合作协议上签字。
戏曲和广播——老的载体,新的使命
阎晓明表示,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基石。戏曲一个重要特点是“听”,这正好与广播的优势相契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此在传播经典和传承古典戏曲文化上做了很多工作。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在第一套节目中设置了戏曲栏目,在九十年代之前采录并播出了近百个剧种的数千个剧目,保留了大量的珍贵戏曲录音,对于传播与扩大戏曲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设置了戏曲周播栏目《戏迷天地》,次年改为日播。三年来,文艺之声戏曲栏目与中国戏曲学院、国家京剧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播出了众多名家新秀的采访报道和优秀剧目,节目影响力日益扩大。
阎晓明强调,当前广播与戏曲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地位都很重要但都在发展中面临竞争,急需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戏曲学院对戏曲的发展和传承肩负重要使命,本次签约希望能够推动中国戏曲学院的优势资源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媒介平台强强联手,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中华戏曲文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杨文延指出,戏曲在剧场里面表演,是千人级的传播范围,但是通过电波,戏曲是百万级千万级的传播范围。仅拿北京地区车载举例,目前,北京的汽车大概超过600多万辆,这其中即使有三分之一的乘客和司机收听广播,也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在4G时代,通过手机等移动互联网传播,广播里的戏曲节目将会有更大量级、覆盖全球的传播范围。戏曲学院好的戏曲作品加上中央台的强大的传播能力,对于传播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巴图表示,在现代“低头族”看手机的时代下,广播“听”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相对健康的信息途径。广播和戏曲相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来说,是传统的东西,所以有共同的使命把中国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他强调,这次中国戏曲学院能够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签约合作是国家文化传播政策的落地,希望能够在戏曲资源的共享、重大活动的策划演出等方面,实现传承和传播的衔接。
借势新媒体打开戏曲传播的新途径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阎晓明也强调,在框架性的战略确立之后,在节目传播的内容上,中央台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不断创新。在传播载体的创新方面,阎晓明指出,央广新媒体的推送覆盖了传统广播中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弥补了其地域局限性,也能更好地与现代年轻人使用手机的习惯相结合。这对于在青年人群中传播戏曲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中央台开辟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并在央广网和中国广播客户端开设了相关的戏曲专题。
据了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会通过《戏迷天地》等栏目对中国戏曲学院的重点演出和戏曲名家进行重点采访和宣传,对重大演出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转播,采用动态资讯、录音报道、现场连线等形式报道中国戏曲学院组织的大型演出和特色活动。同时,双方将共同开发和利用好中央台资料库中宝贵大师教学、演唱、访谈等资料,一同携手传承和保护好中华戏曲文明。
声明:以上整理自(央广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