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于电影学国家重点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热爱影视事业,具备较强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影视创作与制作的基本知识,能够训练有素地进行影视剧本的创作与策划,同时养成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影视艺术创造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条件
配套苹果计算机剪辑室一间、图书资料室一间、设备器材室一间。其中设备包括苹果计算机、松下AG摄像机、索尼VI话筒、佳能6D单反照相机、LED灯、导播切换台、HDR-60录机、通话系统1台以及松下NT-655三脚架、索尼摄像机PXW-FS7K(28-135)、图瑞斯V15三脚等先进设备。
图书资料室收录约750余本图书资料、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集、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集等;影视作品资料250余部。
三、核心课程
《影视作品精读》、《短片创作》、《写作元素训练》、《影视制片管理》、《纪录片理论与制作》、《电影理论》、《影视剧作理论与技巧》、《影视创意与策划》、《剧本写作》等。
四、师资力量
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正式在编教师共有13人,其中教授3人(系主任1名;学科带头人2名)、讲师4人、助教7人;辅导员1人、系秘书2人。外聘专家学者21人,其中客座教授1人、特聘教授15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
郑雅玲教授,文学系主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会员,首都女教授协会会员
刘一兵教授,学科带头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副会长。
杨韬教授,国家一级编剧、总导演、电视剧制片人。
五、专业特色
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我系关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已基本确定的有:
(1)与黄岛电视台协同办学、输出作品的机制已经确立,学生作品入选“发现黄岛”栏目,下一步就将是独立承办栏目,范围已经明确:“面向大学生、吸引年轻人”的影视栏目开发、制作;
(2)目前正在运作当中的是“金沙工作室”,以影视创作项目与教学相结合,选择适合于年轻创作题材项目,在完成教学任务及学生作品的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边学习边创作边产出,进行更有效的剧本创作与输出。
2、合作办学
文学系目前有两家合作办学单位,一是教学合作单位;一是创作实践合作单位。
(1)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四年多教学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大力支持,他们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授课,还无私的辅导和指教我们年轻老师,使他们在教学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近两年,我系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还相互派送教师与学生参与双方的学术活动。
(2)黄岛电视台。黄岛电视台是我们社会实践基地,双方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从栏目制作到专业空间的协调利用,从栏目负责人到我们老师、学生相互配合,已经使我们建立起合作办学基本框架,并深入到节目制作中去。
3、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我系尝试远程教育方式,与远在美国的周传基教授进行了关于“现代文化与通讯技术”的网络教学;建立“影视作品资源库”,存储优秀影视作品1500部;建立“微信公共平台”,推送学术性文章、业内重要信息、各类参赛与评奖信息、系内各类活动宣传等;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正能量系级文化宣传等。
六、实践教学
1、举办专业创作竞赛并创建了文学系“金沙奖”(年度奖,2012年至2016年共连续举办了五届),给予优秀的学生作品以奖励(目前已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专业实践,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际、国内大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四年多的时间里,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共获得30项奖次。
3、严格规范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并立足于青岛新海岸开发新区进行社会实践,先后建立了黄岛电视台社会实践基地、张家楼镇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真正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
4、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完成阶段性教学的剧本创作;
5、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1)外请专家讲座;(2)国外一流高校的介绍等。
七、就业前景
1、产业发展概况
与影视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反的是,我国影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影视产业面临严重的“人才荒”,特别是既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又具备强烈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端影视专业人才尤为供不应求。
2016年全国虽然有近770万毕业生,但是与北创学院专业设置相同,且具备竞争实力的150余所高校,实际与影视行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不足30000人。
2、专业人才需求概况
全国2016届毕业生中,共有44所有竞争力的本科院校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总共2300余名毕业生。其课程体系足以支撑毕业生具备电影、电视剧剧本创作能力的比例不超过40%。在就业市场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以上数据。
广播电视编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眼于广播电视学科发展及产业前沿,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高素质、强技能的创造性人才,适应于广播电视节目编导、频道栏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为广播电视系统及其他传媒机构输送各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二、教学条件
配套苹果计算机剪辑室一间、图书资料室一间、设备器材室一间。其中设备包括苹果计算机、松下AG摄像机、索尼VI话筒、佳能6D单反照相机、LED灯、导播切换台、HDR-60录机、通话系统1台以及松下NT-655三脚架、索尼摄像机PXW-FS7K(28-135)、图瑞斯V15三脚等先进设备。
图书资料室收录约750余本图书资料、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集、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集等;影视作品资料250余部。
三、核心课程
《影视作品精读》、《广播电视媒介概论》、《非线性编辑》、《影视摄影基础》、《电视画面剪辑》、《影视声音制作》、《电视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纪实节目创作》、《电视文艺节目创作》、《文案写作与实习》、《电视节目导播》等课程。
四、师资力量
文学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式在编教师共有14人,其中教授3人(系主任1名;学科带头人2名);辅导员1人、系秘书2人,外聘专家学者26人。
郑雅玲教授,文学系主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会员,首都女教授协会会员。
刘羽教授,学科带头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数字媒体中心主任。
田维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电视编辑教研室主任。
五、专业特色
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我系关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已基本确定的有:
(1)与黄岛电视台协同办学、输出作品的机制已经确立,学生作品入选“发现黄岛”栏目,下一步就将是独立承办栏目,范围已经明确:“面向大学生、吸引年轻人”的影视栏目开发、制作;
(2)目前正在运作当中的是“金沙工作室”,以影视创作项目与教学相结合,选择适合于年轻创作题材项目,在完成教学任务及学生作品的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边学习边创作边产出,进行更有效的剧本创作与输出。
2、合作办学
文学系目前有两家合作办学单位,一是教学合作单位;一是创作实践合作单位。
(1)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四年多教学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大力支持,他们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授课,还无私的辅导和指教我们年轻老师,使他们在教学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近两年,我系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还相互派送教师与学生参与双方的学术活动。
(2)黄岛电视台。黄岛电视台是我们社会实践基地,双方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从栏目制作到专业空间的协调利用,从栏目负责人到我们老师、学生相互配合,已经使我们建立起合作办学基本框架,并深入到节目制作中去。
3、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我系尝试远程教育方式,与远在美国的周传基教授进行了关于“现代文化与通讯技术”的网络教学;建立“影视作品资源库”,存储优秀影视作品1500部;建立“微信公共平台”,推送学术性文章、业内重要信息、各类参赛与评奖信息、系内各类活动宣传等;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正能量系级文化宣传等。
六、实践教学
1、举办专业创作竞赛并创建了文学系“金沙奖”(年度奖,2012年至2016年共连续举办了五届),给予优秀的学生作品以奖励。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专业实践,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际、国内大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四年多的时间里,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共获得30项奖次。
3、严格规范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并立足于青岛新海岸开发新区进行社会实践,先后建立了黄岛电视台社会实践基地、张家楼镇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真正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
4、系里组织策划了元旦晚会、中秋音乐节等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从策划到演出完全由文学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们操作,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验活动。
5、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1)外请专家讲座;(2)国外一流高校的介绍等。
七、就业前景
1、产业发展概况
与影视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反的是,我国影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影视产业面临严重的“人才荒”,特别是既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又具备强烈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端影视专业人才尤为供不应求。
2016年全国虽然有近770万毕业生,但是与北创学院专业设置相同,且具备竞争实力的150余所高校,实际与影视行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不足30000人。
2、专业需求概况
全国2016届毕业生中,共有多所本科院校开设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我校专业相仿,总共有6000余名毕业生,但依托于电影学科、依托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只有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一家。截止目前的统计结果显示:
北京市共有1237家影视传媒类用人单位招聘编导类职位。上海市共有873家影视传媒类用人单位招聘编导类职位。广东省共有413家影视传媒类用人单位招聘编导类职位。浙江省共有234家影视传媒类用人单位招聘编导类职位。山东省共有109家影视传媒类用人单位招聘编导类职位。
戏剧影视导演
一、培养目标
切合当下中国特定环境要求,适应影视产业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本专业旨在培养素质全面,基础坚实,具有文学艺术修养和历史知识,有较高的美学鉴赏能力,系统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培养熟练的视听表达能力,在创意、叙事、造型、声音等方面有较高的综合运用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适应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意识领先的纪录片导演创作人才。
二、教学条件
教学设备拥有表演专业教室、iMac剪辑教室、iMac剪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视听语言专业教室、基础道具库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实践设施,内有iMAC 21.5-inch Mid 2011型号一体机。教室内配有先进的VSNET非编网络媒资管理系统,可实时利用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的监控性能、并发控制等工具。
系内现有摄影摄像器材,包括BMPC 4k高清摄像机及专业跟焦、配电套件、Canon/佳能XF200专业红外数码摄像机、GoPro HERO4 高清4K运动摄像机、森海塞尔MKE600专业录音话筒、ZOOM H5 4轨录音机、索尼 PCM-D50 专业线性数码录音。
三、核心课程
纪录片方向
纪录片创作与分析,影视导演基础,视听语言,剪辑技术与艺术,摄影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社会学等。
剧情片方向
剧情片创作与分析、纪录片创作与分析、 剧作基础、表演片段、剪辑技术与技巧、录音技术与艺术、摄影技术与艺术等。
新媒体影视方向
剧情片创作与分析、表演艺术、实验电影、纪录片创作与分析、录音技术与艺术、摄影技术与艺术、 剧作基础等。
影视剪辑方向
纪录片创作与分析,影视导演基础,视听语言,剪辑技术与艺术,摄影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音乐作品赏析等。
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 ,motion;后期特效软件:After effect.;后期声音软件:Soundtract;后期调色软件:color,达芬奇调色;后期合成软件:compressor
四、师资力量
导演系现有专职教职工18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
司徒兆敦,导演系主任,教授,原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级的班主任,第五代的老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学会会员,中国电视纪录片学会会员。他致力于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是著名的纪录片教育家。曾担任多个国家级评奖、评级活动的评委委员或评委会主席。
许同均,学科带头人,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研究生导师,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刘诗兵,学科带头人,教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四、五届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顾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五、专业特色
导演系秉承学院“以人为本、传承创新、教授治校、学术治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在继承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化与人性化,采用综合化发展的新教学体制,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和巩固。
我系实施产学研发展战略,探索产学研讨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影视专业实践性人才。我系还将借鉴国内外名校的办学经验,与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相关名校建立长期友好关系,签定建立师资共享、学生交流等项目,为学生走向世界搭建梦想的桥梁,创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还将向各类影视单位、影视剧组、动画游戏制作企业、各大电视台、电台、文艺团体等积极推荐我院各专业优秀毕业生。
六、实践教学
导演系以创作实践带动理论学习,使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前卫意识的创新思想,导演系的实践学时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均占到70%左右,《纪录片创作与分析》、《剧情片创作分析》、《导演艺术》课程均有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大学四年里,每一位导演专业的学生,总共需要拍摄不少于8-10部的短片作品,其中包括剧情片、纪录片和实验电影。特设“乡野调查”,每年2周时间让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与采风,培养学生的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及观察人观察生活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专业技能。
七、就业前景
导演系毕业生就业创业发展良好,总体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特点。例如我系毕业生王皓同学毕业之初就进行自主创业,现在业务涉及到摄影器材租赁和影视制作方面,并在附近该领域内有良好且稳定的业务发展;又如我系毕业生过承然同学在毕业之前进行了校内毕业联合作业的创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毕业之初便进入影视公司工作,因个人导演业务良好,目前已进入到一线创作领域。
毕业生总体发展状况良好,22名毕业生从事影视行业相关工作,就业对口率达81%,部分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或考研深造。
表演
一、培养目标
能够适应现代影视事业发展的需要,系统掌握影视、戏剧表演创作的必备知识与技艺,能独立创造鲜明人物形象,在影视戏剧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具备表演艺术理论的研究能力、知识更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
二、核心课程
表演创造基础、角色的创造、短片拍摄、语言艺术课、形体动作课、声乐课、毕业大戏等等。
三、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1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3人,副教授2人。教师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重庆大学等艺术类重点院校。
刘汁子 : 表演系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原表演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王兴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朗诵艺术研究会会员。
李克己: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培养的学生获全国大奖的代表人物有:富大龙、蒋勤勤、金巧巧等。
四、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齐备。专用教室共计28间教室:其中表演教室9间、声乐教室4间、形体教室2间、语言教师3间等等。另有服装间、道具间、景片间、教学成果展示室等等。
专用实验室配备32台高端电脑(苹果或联想),供学生剪辑短片使用。每个学生在大三下半学期要独立完成一部微电影的创作,从创作剧本,拍摄,剪辑都需独立完成。
系资料室收藏各种专业书籍、影碟达到5500本(件),涵盖表演、语言、声乐、形体等专业方向。教师为教学需要编写出独具特色的《电影表演基础词条汇编》、《戏剧知识手册》、《表演美学知识汇编》《形体——表演基础教程》等教科书,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
五、实践教学
表演系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大二下学期的独幕戏和大三上学期的毕业大戏。自2011年招生以来,已经送走二届毕业生,排演了22部在国内外深受好评,久演不衰的剧目。有:《暗恋桃花源》、《莲花》、《生死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窝头会馆》、《洒满月光的荒原》、《宝岛一村》、《蒋公的面子》等等。大都在专业剧场演出如:青岛保利大剧院、青岛人民会堂、青岛李沧剧院等,观众反响热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专业特色
具备舞台剧及影视故事片人物创造的能力。我们实行“三段一线式”教学,以舞台艺术的“三段”教学,既“人的行动规律”、“体验和表现”、“ 塑造人物形象创造”等角色形象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原则,把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一线式”是指学院电影、电视的教学特色。表演系各个年级从入学到毕业,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是电影和电视表演,积极参与其他各系各学期拍片实践教学和毕业联合作业的短片拍摄。表演系每个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要独立完成一部微电影创作的拍摄。
七、就业前景
随着国内外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表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逐年增加。电影、电视剧、广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表演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就业岗位,使表演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有了较大的空间,就业前景十分看好。表演专业的毕业生还可在全国各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各影视制作公司、剧院剧团剧组、文艺表演团体、宣传文教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传播公司等从事表演、策划、组织、管理等工作。表演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就业较为灵活、发展前景广阔。
影视摄影与制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影视制作综合能力的电影摄影师。
二、教学条件
1、专业的摄影器材
拥有各种先进的电影摄影机、摄影镜头、拍摄附件及照明器材等设备,能很好的满足教学及学生拍摄与创作的需要。
2、良好的实践条件
可使用学院实训中心400㎡的灯光房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支持,系内苹果剪辑机房可满足影视后期制作的各种需求。
三、核心课程
《电影摄影造型技巧》、《电影照明技巧》、《电影摄影技术》、《电影剪辑技巧》、《电影摄影语言》、《数字调色》、《纪录片创作》、《故事片摄影创作》等。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外籍专家2人),教师队伍由老中青结合的专职教师、经验丰富的外聘教授和一线摄影师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师资配备能够很好的帮助同学成长。
巩如梅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曾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艺术教研组组长
秦竞虹,副系主任,曾任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像、导演、制片人。
五、专业特色
本专业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渊源深厚,教学精神和培养方案借鉴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多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经验,一脉相承。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同学可掌握电影摄影艺术和技术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强的拍摄与创作实践能力,专业建设上致力于高品质影像和多元化创新思维的培养,故事片和纪录片创作并重,同学可依照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六、实践教学
本专业注重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并将逐步增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争取做到每门课都有实践课时,实践环节坚持四年不间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践、创作日、集中实践、毕业创作等。
本专业的特色创作大课《故事片摄影创作》,由同学相互合作,独立完成一部电影短片的编剧、导演、摄影和后期制作等工作,课程能够综合反映同学的创作能力和水平,每年10月份举办的作品展映及颁奖典礼“莱斯达奖”,已在校内外及行业内形成一定影响力,同学通过该活动获得业内一线导演、摄影师以及专家学者的点评,并借助该平台展示自己,获得继续学习深造和在专业领域工作的机会。
七、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在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领域从事摄影创作和影视制作,而且能够在泛影视领域内担任导演、剪辑、照明、调色等具体工作,在就业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灵活性。
摄影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综合影像制作技能的商业摄影师及具有影像制作能力的跨媒介人才。
二、教学条件
1、专业的摄影器材
拥有各种先进的数字相机、镜头、拍摄附件及照明器材等设备,能很好的满足教学及学生拍摄与创作的需要。
2、良好的实践条件
可使用学院实训中心400㎡的灯光房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支持,系内苹果剪辑机房可满足影视后期制作的各种需求。
三、核心课程
《大画幅摄影》、《数字后期制作技术》、《纪实摄影》、《广告摄影技术》、《艺术摄影》、《实验影像》、《商业摄影》等。
《媒体影像造型技巧》、《报道摄影》、《故事创意与剧本策划》 、《媒体影像后期制作》、《媒体影像广告制作》、《视觉传播》、《媒体影像创作》等。
四、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外籍专家1人),教师队伍由老中青结合的专职教师、经验丰富的外聘教授和一线摄影师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师资配备能够很好的帮助同学成长。
巩如梅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曾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艺术教研组组长
秦竞虹,副系主任,曾任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像、导演、制片人。
五、专业特色
媒体影像制作方向培养具有新媒体思维和摄影基础理论,掌握新媒体的报道摄影、媒体影像视听语言、媒体影像广告制作、剪辑、声音设计、视觉传播、媒体影像创作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能在网络、移动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从事影像内容制作的跨媒介人才。
商业摄影方向依托电影教学有事特色,旨在培养掌握图片摄影理论,具备商业影像创作能力、多媒体影视制作技能、规范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商业摄影工作的职业摄影师。
六、实践教学
本专业注重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并将逐步增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争取做到每门课都有实践课时,实践环节坚持四年不间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践、创作日、集中实践、毕业创作等。
特色创作大课《媒体影像创作》,由同学独立完成一组记录类或商业类影像的策划、导演、摄影、后期制作、内容发布等工作,课程能够综合反映同学的创作能力和水平;同学通过该课程获得业内知名媒体内容总监、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导演、摄影师以及专家学者的点评,并获得继续学习深造和在专业领域工作的机会。
特色课程《商业摄影》,由同学独立完成一组商业广告的策划、摄影、后期制作等工作,课程能够综合反映同学的创作能力和水平;同学通过该课程获得业内一线广告公司创意总监、摄影师以及专家学者的点评,并获得继续学习深造和在专业领域工作的机会。
七、就业前景
商业摄影方向可从事商业摄影职业,也可任职于教育机构、全国各大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新闻媒体机构、政府机构及企业的宣传部门等。
媒体影像制作方向可任职于网络媒体,从事媒体影像内容制作工作;也可在电影、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从事影像创作工作;还可在文化传媒公司、政府机构及企业的宣传部门任职。
录音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影视声音制作专业人才通过影视声音录制的学习,了解声音、了解自然社会,用已知的科技手段完成影视的声音制作。
通过对声音的学习和电影声音的制作,培养对声音感受的能力;通过对声音记录的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电影和电影声音的学习,了解掌握自然和社会的属性。
通过在声音系的学习,认识自己找到标准!
通过标准和标准的实验,培养有生存能力的正常学生。
二、教学条件
1、教学经费投入
我系具有基本的录音实验资源,从基础课的电子实验室到影视后期制作所需要的基本工艺条件,包括画面的非线性编辑设备、数字同期录音设备、数字音频工作站、多声道电影混录棚、MIDI音乐工作室、钢琴房等。 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9万元。
2、教学设备
我系有安装了真力音响和5.1环绕立体声系统的混录棚,装有5.1立体声系统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钢琴房。另有,声学测量设备2套。同期录音所需的录音设备有数字音频录音(SOUND-DEVICES 744T)、两路外景便携式调音台(mixpre-D)、超心形电容话筒(mkh60-1、端枪式录音话筒(MKH416)以及其它同期设备配件。其他设备还有Canon 照相机、SONY摄影机、Canon 广播及摄影机等设备。
服务器由惠普公司提供。其主要包括服务器主机、3层千兆交换机以及硬盘阵列存储器(50TB)。
三、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视唱练耳、音乐作品分析、MIDI及乐理、电影声音、录音声学、专业外语、毕业论文写作基础
专业课:初识电影、数字音频工作站、后期、同期拾音和剪接、录音标准测量和工艺、影视声音制作
创作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论文
四、师资力量
录音艺术专业现有教辅6人,专职教师7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3人,包括北京电影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厦门大学的音乐与电影录音相关专业为主,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有4人,占57.1%。;外聘兼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
吴昊, 录音艺术与技术系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童雷,录音声学学科带头人。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五、专业特色
录音艺术专业坚持10-15人的小班授课,教师能更好的熟悉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每个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做到了:1、基础课程和讲座结合,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结合;2、在大三社会实习期间带学生到相关影视基地及影视制作公司参观学习;3、兴趣教学和快乐学习,试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各个阶段记录成媒体信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记录和剪辑制作。做到了教学的每一步都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和创新学习。
六、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我系教学思路的重要方式,将教学融入到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实验中找到自己的标准。进入专业的学习即是进入行业中去,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在具体动手操作中感悟到专业的魅力和知识。社会实践主要前往中影集团公司后期分公司、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实验中心、北京金影莱影视公司、青岛大剧院等。
七、录音艺术专业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电视台、广播、电影系统、文艺团体、音像出版社、剧场、音乐厅及全国各高校专业教学和电化教学单位等工作。电影、电视、歌唱等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录音。随着影视音乐的日渐繁荣,人们对录音的技术和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更多的使用高科技的设备以及市场对于高品质的作品的要求,使得这个领域对专业录音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八、优秀毕业生及部分作品展示
姜紫剑 2015届录音艺术方向毕业生,毕业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多次荣获学院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
高宜萱 2016届录音艺术方向毕业生,获得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多次荣获奖学金,学院优秀论文。
潘琦琼 2016届录音艺术方向毕业生, 《节约无小事》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山东分赛区优秀奖
一、培养目标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是视觉艺术系的主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观念和基本理论素养,掌握影像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并能够与时具进,迅速适应现代影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可进入剧组、剧团、电视台、电影厂、电视剧制作中心、学校等多重领域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
二、教学条件
视觉艺术系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较完备的实验、实践条件。现有两个苹果电脑计算机教室、两个专业制图教室、一个模型制作室、一个电影特技实验室,共计面积528平方米,还有四个画室,以及一个专业化妆、服装制作教室,一个特技摄影棚。
目前视觉艺术系总藏书580本,包括书籍和光盘404本,教材93本,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提供书籍83本。
三、核心课程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影视美术造型基础(素描、速写、色彩、雕塑等)》、《影视美术概论》、《影视数字技术基础》、《影视美术制图》、《影视画面透视学》、《影视镜头画面》、《影视模型与置景》、《传统文化修养(民俗、建筑、服饰、教具、书法)》、《影视特技设计》、《影视美术设计(场景、人物、道具)》、《影视美术设计(总体造型)》、《影视美术创作》等课程。
四、师资力量
余麦多,视觉艺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周景伦,视觉艺术系副主任(行政),中国电影美术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
全荣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五、专业特色
视觉艺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现代化影视和文化产业需要,面向和服务中国电影产业及相关影像传媒领域,系统掌握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人才,他们不仅能在电影、电视、广告、网络、音像等领域从事美术设计创作,而且能够担承泛影视领域内的导演、编辑、特效、调色、人物造型、综艺、景观、戏剧舞美、空间装饰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灵活性。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与集中实践两部分。
课内实践是指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践教学部分,注重实践教学是本专业的特色之一,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实践学时均占到70%左右。
特效方向教学实践主要从事将影视特效设计课程会把软件技术和实际拍摄相结合,并可以通过专业的苹果机房完成上机练习操作。在学习了大量的软件技术基础上,进行绿幕摄影棚实际拍摄,通过实际拍摄可以让学生真实体验电影制作过程,以及提高对绿幕的使用经验。
人物造型专业,实行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制,专业老师负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结合每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内容,安排校内技能比赛,文体活动。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功底,每年的二年级的学生,会安排外出实践写生,通过写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功底,为人物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集中实践包括第一学期的军训,二、四学期的创作日,第三、五学期的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答辩等。
七、就业前景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方向:主要到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工作。
人物造型方向:属于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能设计打造各个年代人物整体形象设计、舞台、影视人物造型等,包括舞台人物造型,电影特效人物化妆,还可从而具备从事色彩顾问师、个人诊断师、私人衣厨顾问、个人形象设计师、影视人物形象设计等工作的高技术人才。
特效专业:一个是影视特效的栏目包装方向,一种是影视后期的特效方向。栏目包装方向广泛的运用到电视台、电台等等领域,发展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比较成熟。影视特效专业涉及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涵盖了和电影、电视剧有关的各方面的公司,还有游戏动漫公司都有影视特效相关的岗位。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影视后期公司、各类制造业、服务业等各类企业从事影视特效工作。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各类事业单位从事影片特效、影片剪辑等工作。涉及岗位工作就业面很广,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
八、优秀毕业生展示
2011级毕业生——王稳,就职:中影集团。 参与中影《捉妖记2》外景地设计。中影基地改建项目。参与院线电影《一纸婚约》,院线电影《中国游记》、电影《血祭》 担任美术设计。
2012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毕业生——党婉莹,2014年拍摄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担任美术助理;2015年拍摄电影《白毛女》担任美术助理。
中戏研究生一人:毛蕊。
数字媒体艺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数字艺术及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面向和服务于数字时代及中国当代电影产业的发展、网络图像和微电影等相关传媒领域,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数字时代急需的数字艺术领域的职业人才,和网络交互中的微电影、新媒体数字电影、视觉艺术等创作的人才。
二、教学条件
专业创意画室包括画板、画架、画室投入将近4万余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以及最新苹果一体机等硬件投入110余万元,为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影像和短片创作中,包括前期制作,后期剪辑、调色、合成等一系列操作的机器设备投入大量资金,便于学生在上课学习过程中操作训练,更好的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三、核心课程
《数字媒体造型基础(素描、速写、色彩、雕塑等)》、《新媒体艺术概论》、《造型语言转换》、《综合材料实验》、《数字媒体实验影像》、《互动多媒体艺术》、《策划与方案》、《数字绘画》、《网络数字媒体技术》《传统文化修养(民俗、建筑、服饰、教具、书法)》、《装置与公共艺术》等。
四、师资力量
刘旭光,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学科带头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专业创始人。
宫林,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博士。
李新铎,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博士在读。
五、专业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源于文化、艺术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在这一科学技术与艺术创意高度结合的学科,知识的更换速度对媒体创作人员和教学人员的要求较高,创作者随时可能因技术的更新而落后。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除了有熟练的操作技巧之外,更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个人创意。这就需要数字媒体人才具有“多才多艺”的才能。对原先媒体的承传性造成该专业对美学素养的需求,它作为高科技的时代产物从各个方面与艺术的结合更加密切。
数字媒体专业也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因此,我们在教学的全过程,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开设了学科基础课四门、专业基础课二十二门、专业课四门。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安排了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每个学期都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了解该专业领域的相关最新动态。
六、实践教学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真实课题来强化教学过程之实践性内涵。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方式推进教学,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积级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开放性的项目或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七、就业前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从事:各大门户网站、网络公司、电视台或电台网站、广告公司,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与制作公司等单位,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
本专业的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影视技术基础、摄影与摄像、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画面构图以及实验影像等课程,因此,毕业生可在通信、影视、广播、信息家电、平面媒体、游戏等行业从事各类数字媒体的制作、传输、产品开发以及艺术设计等工作。
八、我系优秀毕业生
1、出国深造:潘星月 宫琨
3、留校一人:陈思远
4、李永会:院线电影《何日君再来》任美术指导,导演王飞(入选戛纳电影节中国单元)2017年公映;院线电影《小情书》执行美术,导演:乔梁(2017年4月全国公映)等。
5、于子洋:作品《梦·井》参展与哥伦比亚大学、第十一届北京独立影像展、第五届华语影像艺术节;作品《非此即彼》入选第十二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入选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等。
动画
一、培养目标
学以致用。教学最终目的是与社会需要接轨、与就业接轨,与国际接轨。更与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及国际先进的动画创作、生产系列接轨。在培养良好的动画艺术相关学养的同时,着重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和实战能力。并使其专业能力与中国和世界的现实相适应,培养能为中国动画做出贡献的、具有动画创作与制作的各方面人才。并具备出国深造的坚实基础,我们所搭建的国际平台亦是动漫艺术系突出的办学特色。
二、教学条件
由于我系主管教授们拥有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和创作经验,为学生提供的设备和环境都是根据专业需要专门定制订购的。2D手绘的拷贝台,逐格拍摄的设备和空间,偶动画和实验动画摄影棚都在根据专业使用设计定制。2D手绘、3D制作、定格实验动画和偶动画都有专用教室和实验室;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视听语言和影片赏析的多媒体教室,音乐和表演课教室,包括钢琴和高端音响设备。工作室配有国际级的数位屏无纸动画系统和高端电脑系统和苹果剪辑机房。
动漫艺术系图书室历时3年多,已颇具规模,作为系内专用的国内外高质量的图书,画册和相关资料多是系主任到专业出版社登门择选购置的。基本满足教师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三、核心课程
动画概论,世界动画史,动画精品分析、动画剧作、动画声音、动画美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画面分镜、动画表演和动作设计、3D动画制作、实验动画的创作与制作、偶动画的创作与制作,电脑后期特效制作及电影剪接合成等。
插漫画核心课程:漫画概论、漫画造型基础、漫画角色塑造、漫画场景创作、故事漫画写作、漫画故事板设计、绘本创作、黑白漫画创作、彩色漫画创作等。
四、师资力量
动漫艺术系师资注重老、中、青梯队建设并国际化组合。老专家包括中国电影第五代动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段佳教授作为系主任(现黄岛地区人大代表),《阿凡提》总导演曲建方,《哪吒闹海》导演严定宪,《大闹天宫》主力浦家祥,《雪孩子》导演林文肖,《鹬蚌相争》《葫芦兄弟》主力吴云初,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洪涛教授,国际动画协会前副主席、国际合作部主席大卫埃里克等。
段佳教授,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 78 班、中国电影第五代动画导演、2011年8月赴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担任动漫艺术系主任并当选青岛市黄岛区人大代表、国际动画学会会员。
贾世泉,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五、专业特色
动漫艺术系坚持以学院“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为原则,总结北京电影学院动画教学的经验和不足,扬长避短传承创新,更加注重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全方位的学术修养和创作与制作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品学兼优,强调学以致用,因才施教。注重学-研-产的阶段性和关联性, 培养实战人才,努力形成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有机链条,为社会输送最需要的创作和实战型人才,为中国动画发展做出贡献。
六、实践教学
动画系学生除课堂教学外,每年级都有二次的社会实践课出外写生体验生活,近处于青岛,灵山岛;远到西安,甘肃,敦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在动漫艺术系系主任段佳教授的指导下,以及所有老师的细心指导与陪伴下。动漫艺术系同学的毕业联合创作、个人毕业创作短片有四部短片入围俄罗斯VGIK国际电影节。
七、就业前景
目前动漫艺术系有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毕业,总体毕业就业情况良好。2011级毕业生共21人,就业率为100%,其中2人国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19人已协议就业。
动漫艺术系系就业渠道方面有以下几点:
1、创业。将要组织优秀创业公司座谈会并免费提供听创业指导课的机会。
2、留学、考研。动漫艺术系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有良好的留学渠道和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
3、动漫艺术系推荐学生到动画与传媒公司就业。
4、动漫艺术系推荐优秀学生留在学院就业工作。动漫艺术系2011级学生董楠、宋思轩、动漫艺术系2012级学生王延琨被我院录取作为行政人员和教师。
插漫画方向的毕业生可在漫画出版、网络媒体、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旅游、广告设计、影视制作、动画制作和漫画教育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有关的创作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
一、培养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编剧、导演等艺术创作能力的电影电视项目制片管理人才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影视宣发和市场运营的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在学历管理基础知识的影视艺术创作基本理论,通晓影视作品艺术特性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和掌握影视项目策划立项、影视制片预算及成本控制、影视创作生产流程与周期控制、影视市场分析、观众心理研究、电影院线经营管理、电影进出口贸易等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影视市场发行的运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培养其成为具备统筹影视项目、制片管理、影视发行、影视国际贸易能力的影视产业专业管理人才。
二、教学条件
传媒管理系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拥有多媒体教室、新媒体实验室、vr虚拟影像实验室、影视制片剪辑实验室、全球电影市场信息采集实验室、双语教室等,满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各个方向理论教学、实习创作和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
三、核心课程
《电影观众学》、《影视财务管理》、《影视投融资学》、《影视技术概论》、《影视制片管理》、《电影市场营销》、《院线经营管理》等。
四、师资力量
现在我系已经拥有了一支24人的专职教职员工队伍,其中具有教师资格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助教1人;外聘兼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和讲师1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占40%以上。
传媒管理系全体教师为专业发展积极开展理论科研工作,成果丰硕。申请获得学院级、市级、省级和中国社科院级的五个课题研究项目;四年来,我系专职教师累计出版学术专著9部、译著一部、发表论文49篇,被SCI、EI、ISTP收录3篇,被国家核心刊物《新华文摘》《中华读书报》《传媒蓝皮书》收录转载3篇。
五、专业特色
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传媒管理系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级社科项目,主编撰写论文并正式出版《中国电影产业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蓝皮书》、《中国游戏产业蓝皮书》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要求教师将其科研成果和专业教材建设成果迅速转换到本科生的教学中,以科研带动教学,以创作带动教学,实现高端、进取、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整体发展模式。
2、合作办学
依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传媒管理系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顺应影视产业发展实际,构建了立体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秉承“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邀请国内外一流大学资深教授和影视传媒业界精英开设“学术大讲堂”,争取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有品牌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环节,坚持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思路和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途径,创建一流影视传媒管理高等教育院系。
3、教学管理
传媒管理系十分注重教学管理。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教学工作目标,保证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严格执行学院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充分发挥教学人员及教辅人员的作用;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工作改革;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六、实践教学
传媒管理系紧密加强与行业对口企业的联系,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浙江象山影视城、青岛万达国际电影城有限公司,北京太火鸟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及检察院、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集学生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就业培训、教师调研与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全面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七、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应聘就职于影视文化企业、电视及网络新媒体组织机构从事影视项目策划、制片监制、制片管理工作;可应聘就职于影视发行公司、广播电视集团、电影院线从事于影视作品的营销发行和经营管理工作;可应聘就职于影视科研机构从事影视管理理论或影视教育机构从事专业教学等工作;可报考国内外影视艺术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2016届管理系共73名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有四人选择在香港城市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20人供职于知名影视传媒行业;3人供职于行政事业单位;1人留校;3人供职于非影视行业管理岗位。专业对口率达79.2%。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就业市场对影视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根据目前学生就业情况反馈,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达到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文化基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各方面均全面发展,并对职业前景充满信心。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和职业能力方面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学校社会知名度逐渐提高,在影视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网络与新媒体
一、培养目标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注于数字化、信息化和移动化背景下新媒体产业的综合发展趋势,确立以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为方向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强化面向互联网及数字媒体领域需求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开设“视听艺术、新媒体管理、新媒体与影视产业”三个核心专业课程模块,旨在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与社会应用培养既懂得视听产品的运营规律、又熟悉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掌握视听新媒体内容和产品策划和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条件
1.实践性教学环境
已经与腾讯视频、爱奇艺、中国移动咪咕文化有限公司、青岛报业集团、数字王国、卡梅隆(中国)建立课程教学实践基地。
2.网络教学环境
可以利用专业实验室和网络环境自助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国课堂讨论与远程答辩。
3.顶尖的教学设备
现有VR影像实验室、手机APP生产实验室、苹果机房三个专业实验室,配有3D打印机、HTC、OZO、三星gear vr、apple watch等世界顶尖设备。
4.一流的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高学历、国际化、多领域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具有影视学、计算机技术、交互设计、数字影像创作等多领域研究背景,形成科学、艺术和人文相融合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三、核心课程
《新媒体管理》、《新媒体产品设计》、《新媒体内容管理与互动营销》、《新媒体传播效果测评》、《微电影创作》、《影视新媒体的创意与生产》、《影视与新媒体艺术》、《影视新媒体的经营与管理》、《VR视频创作》、《交互媒体创作》
四、师资力量
现在我系已经拥有了一支24人的专职教职员工队伍,其中具有教师资格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助教1人;外聘兼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和讲师1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占40%以上。
传媒管理系全体教师为专业发展积极开展理论科研工作,成果丰硕。申请获得学院级、市级、省级和中国社科院级的五个课题研究项目;四年来,我系专职教师累计出版学术专著 9部、译著一部、发表论文49篇,被SCI、EI、ISTP收录3篇,被国家核心刊物《新华文摘》《中华读书报》《传媒蓝皮书》收录转载3篇。
五、专业特色
以新媒体产业、影视产业为依托,通过学习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高端科技在交互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引导同学们建立高科技语言进行艺术创新的思维,培养掌握新媒体影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形成科学、艺术和人文相融合的专业特色。
同时以卡梅隆(中国)、数字王国、腾讯视频等合作基地为出口对接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以纽约电影学院3+1联合办学为优势为同学们提供出国深造的平台,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专业优势。
六、实践教学
1.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中国移动咪咕文化有限公司、青岛报业集团、数字王国、卡梅隆(中国)建立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实习、观摩、见习。
2.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学生教育调研。
3.传媒管理系研究室制度,有利于利用专业实验室进行研究性学习。
七、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应聘就职于电影企业、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出版集团、传媒集团、广告公司等传统媒体单位,更适合应聘就职于互联网公司、网络视频公司、游戏公司、移动运营商、电信运营商、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等新媒体单位;可应聘科研机构从事新媒体理论研究或教育机构从事专业教学等工作;可报考国内外新媒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
声明:以上整理自(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