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内蒙古、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黑龙江、山东省、甘肃省等省份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的录取结果已经公布,其他省份录取工作也已经陆续开展了。到时候,细细翻看长长的高校录取名单,相信许多人心中五味杂陈——这其中,有几个人是中学没读名校,高考时却翻身跨进名校的?
一、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不是收入不同,而是思维方式与做事标准
最近高考出成绩,很多人在报志愿。后台收到一些留言,都是高三学生,信中说:
我高考成绩一般只能上一所不太好的院校,但很多厉害的人也都是平凡出身,我觉得我毕业时候能跟他们一样好。
不是,你等等。很多人母校都不太好,可能你觉得他们现在还挺好的,但他们依然会觉得他们跟身边名校的同学有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薪水,也不是学业水平,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做事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一直没法清楚地描述这种差距,一直到我最近看到了《精进》中的一段话,非常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在北大交流学习时候的感受。
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的氛围。比如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间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他们永远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都特别兴奋,每天从睁眼就忙得不可开交。没人抱怨辛苦,也没人抱怨艰难,每天都忙得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的样子。
我一直记得的,是这种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不由得带动着我,虽然我跟他们差距很大,但也不断激发我向他们的标准看齐。
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能见到的周围最牛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也经常做不到,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总有很大进步。
有一些二本学校的小盆友给我写信说一些现状,比如自己努力学习就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同学们都抱怨老师不好天天宿舍睡觉,学习氛围很差只有考试时候才努力学习等等。
而个别一些稍微努力点的同学,如果不去看看外面真正的世界,就会觉得自己相当不错了,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同学排斥孤立,可能是自己的错。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
其实就这几句话:
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二、为什么名企喜欢要名校的学生?
为什么名企喜欢要名校的学生?非名校表示不服。非名校的同学也有努力的,为什么要一棒子都打死呢?
进入社会久了我才明白,其实名企要的不是多么高的成绩,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就像以下这段中描述的:
那些年薪百万的年轻人,他们拿着高薪,却依然选择为了工作到深夜,并且他们的状态很不一样,每天都为自己让世界变得更好了一点点感到振奋,非常积极。
他们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为百万年薪。辛苦是他们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实现使他无穷快乐。
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是不是感觉逼格老高老高了?
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上班稍微努力点就讲究公平,自己不得志就抱怨领导,下班看几页书就觉得自己特别上进,加几天班就担心会过劳死。遇到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郁郁寡欢,仿佛遇到了天大的人生难题磨磨唧唧解决不清。
当然,这话不能说死,名校也不一定牛逼,非名校也有英才,但就大范围来讲,一个人受环境的影响会非常之大,《精进》还说一句话:
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以名校学生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恰当的做法,他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我把这句话发给一个大学老师,她跟我讲:
难了,我就这么要求我的学生,但层次的差异太大了,大部分学生理解不了,也许毕业后才会理解吧。”
不过,毕业后估计也很难理解。在学校都对自己没要求,进入社会环境更嘈杂以后就更难了,所以,努力的人总显得那么不合群。
三、越能干,越努力;越有钱,越上进
前几天回老家,我姐问我,北京跟二三线城市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说,北京不用跟二三线城市比,北京自己都有不同层次的人群。我总结就是几个字:越能干,越努力;越有钱,越上进。
进入社会十年八年后,名校和非名校带来的名气和基础学历教育的差异渐渐就不明显了,更多的是个人经验、经历以及社会化程度的较量。有的人的生活越过越好,有的人越过越找不着北,甚至越来越惨。
而造成这一切的差异,最主要的来自人的精神内核,一半来自于进入社会后对自身的要求和改变,一半来自于从小到大养成的思维与生活习惯。
前者改变的几率非常大,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很多大学一般、但进入社会很优秀的精英都来自于此,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与历练,重塑了一个进入社会后的自己。
而另一部分人,他们出自名校的氛围,一直以来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他们自己也生活在这样的层次和圈子当中,同学同事都是样的人。
但无论这些人他们多有钱,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特别努力,特别勤奋。这种勤奋不仅仅在自己身上,还在自己的伴侣以及自己的孩子身上。
跟一个朋友聊天,她是社会知名人士,老公是知名摄影师,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她跟我提起等我孩子大一点,就要上很多培训班了等等,她列举了自己女儿上的比如舞蹈,钢琴,马术,跆拳道等五项。
也许你会说,孩子太苦逼了,她会快乐吗?答案是她女儿超级快乐,每天都过着小公主一般的日子,幼儿园一放学就着急地去各种培训班里,还经常主动提出来要学这学那。
你觉得苦逼,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学习和生活很苦逼,才会觉得一个小孩子学那么多更苦逼。而在这些人的生活里,积极向上就是常态,也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我们很难明确而苛刻地讲,名校和非名校带来的差距到底是什么,是毕业后收入水平还是生活水平的不同。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上来看,名校所带给人的自律、进取、积极、勇敢所带给人的影响,可以是一生甚至是几代人。
金钱很难传承很多代,但精神却可以永远流传。那些非名校但依然取得不凡成就的人,他们也拥有同样的精神与气质,这些通过自我变革和付出巨大努力之后重塑起来的优秀者,创造自己的荣光。
当然,那么非名校的,我们该怎么办?普通二三流大学的学生用名校的标准要求自己,普通人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一定好过现在的我们自己。
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