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联考画照片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无聊之举
原标题:央美教授贺羽:美术联考画照片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无聊之举
贺 羽 简 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1971年生于湖南省株洲市,少年时代随父学画,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4年毕业中央美院油画系一画室,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央美院造型专业油画方向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6年任教于中央美院附中,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院造型基础部。
伴随上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风,美术院校的招生规模开始大幅增长,为了省却各地新增美术院校各自组织招生考试的麻烦,也为了众多美术考生在考学季不必辗转奔波,一种由各省教育部门组织的联合招生考试出现了,这就是今天被称为美术联考或统考的由来。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美术院校或专业不再设置招生考试,而是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各省联考是美术考生必须要过的一关,很多自己设置招生考试的院校也要求考生先通过联考,才有报考资格。
美术联考刚出现的几年,考试方式和各校校考区别不大,虽然带有明显的粗放色彩,还算保留了美术考试的基本特征。但是从5、6年前开始,这个考试开始有了变化,各省的联考考场先后不再使用模特,而是以给考生统一发放照片代替对模特写生。考素描就发人像照片,速写是全身像照片,学生对着照片画出一张人像素描或速写。色彩考试则是发静物照片,黑白彩色都可能,由学生根据照片内容画出一张色彩静物。这一做法的“优势”很快便显露无遗,相较于每年在考场聘用大量模特或使用静物,使用照片整齐划一,成本低,易操作。没几年,几乎所有还有校考的地方美术院校或专业也都采用了这一方式。
深入一点解读的话,联考产生的原因本是为了解决数量庞大且水平“不那么高”的美术考生报考地方美术院校或专业的需求。我们知道,自从美术专业扩招以来,每年很多美术考生都是由各普通高中文化课不甚理想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的美术基础也基本为零,能考取一纸文凭,对于他们自己,他们的家长,以及他们的中学来说,都是非常盼望的结局。而全国各地二十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各种美术院校,还有各综合大学甚至理工院校都无中生有地草创出来的美术院系与专业,正对应了他们的这一需求。其实对于这部分学生,美术考试是画模特还是画照片区别并不大。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有它意想不到的结果,联考作为由国家组织的考试,它的存在,它先天带有的官方和权威色彩,使得用照片成为了今天美术高校入学考试时约定俗成甚至冠冕堂皇的做法,其垂范效应正在美术院校中不断扩散。且联考的覆盖面是较为严密的,像中央美院这样的院校,虽然不可能拿各省联考的成绩来录取学生,但考生必须先通过各自省份的联考才能获得报考中央美院的资格,光凭这一条就已经把联考的影响力毫无遗漏地施加在每一个考生身上了。
美术专业的学生,不论绘画或设计,首先需要培养的是其对自然各种特征的感受能力。设计专业的思维或想象,也是在这种感受中才能获得启发。虽然有不少画家都不同程度地利用照片来深化对形象的观察,启发创作灵感,但在基础教学中,照片不能提供自然的丰富特征,只能显现某个僵死的平面与凝固的瞬间。用照片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既锻炼不了学生对造型与形象的感受力,也不可能提高他对色彩关系与美感的理解与认识。对着照片画画,不论是基础训练还是考试,都完全违背了美术教育的规律与主旨。
中国艺术自古有“师造化”的传统,历代中国画家对写生是非常重视的。近代中国有了美术院校以后,也一直是用写生作为招生考试的方式。不论是中央美院的前身----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还是林风眠先生创办的杭州国立艺专,以及建国以后成立的中央美院等专业院校,入学考试都是对真人模特、石膏或静物的写生。再往前回溯,西方早于我们建立了现代形态的美术学院,他们在摄影术出现以后的近两百年也从未听说使用照片作为考察学生绘画水平的方式。可以说,对照片画画或考试,在任何时代和国度都是为美术院校或美术教育工作者所摒弃和批判的。
各省联考这种不负责任、一味迁就低水平考生、毫无专业精神的做法,正在起到一种劣币驱逐良币(如果以前的考试方式勉强算良币的话)的作用。近几年,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纷纷倒戈,要么干脆取消自己的校考,改为采纳联考成绩作为招录依据,要么在自己的校考中开始使用照片。甚至八大美院中都有学校开始完全使用照片来考试基础科目。
用照片考试的危害并不仅在于它不能考察出学生美术基础与艺术素质的高下,其真正危害在于强力扭曲了基础训练的方式和形态,对全国美术基础教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我曾经几次被朋友或学生办的考前班请去,看到满墙对着照片画出来的一模一样的素描头像和色彩静物,目瞪口呆之余,唯有叹息。这样的训练方式使得学生接触不到美术基础学习中最核心的部分——观察方法的训练。美术扩招以来,各地以应试为目的的考前班全面替代以前的美术高中与少年宫系统,成为基础教学的主体,这本就是基础美育的一次大倒退;而联考兴起画照片以后,社会上大大小小的美术班,学员整齐划一地对着照片或电视屏幕画素描已经成为常态,美术教育的最后一丝尊严也荡然无存。这种荒诞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美术考生整体素质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美术院校新生的专业水平。以我个人在基础教学中的观察,大一学生的造型能力、综合素养正在逐年下滑,这种局面倒也正好和今天毕业生培养方向的模糊两相配合。看看近两年的美术院校毕业展,从本科到研究生,不管什么专业的作品,都在向装置和影像这些无需美术基础能力甚至无需进美术学院学习的门类过渡。
高等美术教育的质量与成败,同整个社会美育的普及是密切相关的。这二者代表了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普及与提高的两大方向,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是美术高教规模远超出社会实际需要,多少草创的院校和专业空有招生数量却缺少学术深度,高等美术教育近年已经陷入停滞与倒退;另一方面,面向全体青少年的美术启蒙和普及依旧薄弱,中小学的美术课程被主科挤占而形同虚设早已是普遍现象,再加上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建设滞后,对国民的美育普及远未形成助力。
此外,随着电子产品与影像技术的普及,图像制品的泛滥压制了青少年的形象思维与想象力,而视觉艺术的快餐化、粗劣化也正在侵蚀青少年的审美能力。
在这种大环境中,美术教育本应该深度调整,一方面压缩高等教育规模,提升质量,另一方面完善普教系统中美术科目的构建,同时充分利用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美术资源,结合美术展馆的建设,有序推进全社会的美术教育发展。
而联考这几年的做法,已经在整个美术教育系统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既不利于高等院校增进质量,也为社会基础美育树立了一个极其有害的范本,继续听之任之的话,对美术教育在中国社会的普及与提高都伤害巨大。最终,粗劣的国民美术教育将拉低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与文化艺术高度,也必将拖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美学和设计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产业升级与品牌创新,国家软实力的构建与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都仰赖国民整体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都依托美术教育与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此,我呼吁美术教育系统的决策者们正视这个问题,不要心存侥幸地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联考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的美术教育为之付出的代价已经足够大了,不要等到满盘皆输时才去后悔当初的草率出牌;也不要自欺欺人地相信联考真的能帮助到众多美术考生,联考除了为今天美术教育空前的泡沫化与空心化推波助澜以外,没有任何贡献。历史无数次地证明社会哪怕最小的一点发展与进步都总是选择了代价最大的那条道路或方式,但愿我们不需要用美术联考这件事再来诠释这一不幸的定律。
我也请广大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一起来呼吁,可能每个人学术主张不尽相同,但大家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应该不会相差太远。联考的害处大家都心知肚明,让一张白纸的学生从画照片开始学习美术,违背了基本的艺术规律与美育宗旨。这样的做法剥夺了无数初学的孩子开发、培育审美感受力的机会,做老师的怎能熟视无睹?
最后,我还要对那些准备以美术为志业的学子们说,你们之所以热爱并选择美术,是因为它以特别的方式对应了自然的真实与情感的微妙,永远灵动鲜活,直指人心,照亮世界也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但它绝不是靠那些投机取巧的套路和虚浮空洞的噱头所能接近与获得的,希望大家在美术教育泡沫化的当下,不要被暂时的现实遮蔽了视野,更不要丢掉自己宝贵的艺术理想。前行不易,祝你们好运。
贺 羽
2019年3月10日于望京
附:
贺羽素描作品选登
《苗族大妈》 2018
《妮莎》 2018
《姜楠》 2011
《莎尼》 2018
郑丰林肖像 局部
买尔丹肖像 2018 铅笔
金发女生 2017 铅笔
王琨肖像 2018 铅笔
《维族老人》 2013
《马合木提》 2013
《嵇馨肖像》2013
《孙中山先生》2014
《母子》 2014 铅笔
美育观察丨读书.思考 最怕比你优秀的人却比你努力,砥砺前行吧…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美育观察(MSGK029)
声明:以上整理自(美育观察)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美术报考指南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美术报考神器 | 九大美院 |
找画室锦囊 | 艺考文化课高分冲刺 | 美术联考没过怎么办 | 画室大全 |